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

  • 首页
  • 学校要闻
  • 综合新闻
  • 媒体聚焦
  • 电子校报
  • 首义光华
    • 学校荣光
    • 教科成果
    • 竞赛获奖
    • 优秀师生
  • 视频新闻
  • 校媒风采
  • 微信
 
学校主页

您的位置: 首页  >  学校要闻正文详情

诗歌越千年,“桃李”有变迁——

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做客首义书苑

更新时间:2023-04-14  浏览量:   来源:发布部门: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     更多

​4月12日下午,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、博士生导师徐敏教授应邀来校,在首义书苑为师生作《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桃李意象探秘》专题讲座,校团委、图书馆老师,各学院文学爱好者参加。本次讲座为读书月活动之一,由图书馆与校团委联合举办。
最后一张了

  • 最后一张

4月12日下午,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、博士生导师徐敏教授应邀来校,在首义书苑为师生作《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桃李意象探秘》专题讲座,校团委、图书馆老师,各学院文学爱好者参加。本次讲座为读书月活动之一,由图书馆与校团委联合举办。

徐敏以花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寓意为引,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独有的桃李意象进行解读,并从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”中赠予信物到黄庭坚笔下“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”中桃李蕴含的“春天、希望”的不同寓意,与现场学生探讨桃李意象的渊源与变迁。

讲座中,徐敏通过《山海经·夸父逐日》原文解读讲述早期的桃花源意境,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进行对比,探讨了桃花源的神秘性。同时多角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桃的意象。她表示,桃花源是中国诗人的乌托邦建构,桃文化也寄托着古代人们的美好愿景。正如古代诗人借助花卉意象表达自身情感一样,他们的思想跨越千年时光,通过诗歌展现在我们面前。

最后,徐敏与现场师生就相关文学话题进行了探讨并合影留恋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讲座不仅拓宽了自己赏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视野,丰富了文化积累,更让自己打开了新的解读中国古代诗歌的思路。




记者 叶裕康

编辑 丁炜刚 赵颖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:430064 电话:027-88426013 传真:027-88426111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4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鄂ICP备16000181号

  • 新闻中心首页
  • 学校要闻
  • 综合新闻
  • 媒体聚焦
  • 电子校报
  • 首义光华
  • 视频新闻
  • 校媒风采
  • 微信
  • 学校首页
  1. 首页
  2. 学校要闻

诗歌越千年,“桃李”有变迁——

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做客首义书苑

2023-04-14 13:50:33

  • 讲座现场
  • 讲座现场
  • 学子认真聆听
  • 学子提问交流
<<< 上一张
下一张 >>>

4月12日下午,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、博士生导师徐敏教授应邀来校,在首义书苑为师生作《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桃李意象探秘》专题讲座,校团委、图书馆老师,各学院文学爱好者参加。本次讲座为读书月活动之一,由图书馆与校团委联合举办。

徐敏以花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寓意为引,对中国古代诗歌中独有的桃李意象进行解读,并从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”中赠予信物到黄庭坚笔下“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”中桃李蕴含的“春天、希望”的不同寓意,与现场学生探讨桃李意象的渊源与变迁。

讲座中,徐敏通过《山海经·夸父逐日》原文解读讲述早期的桃花源意境,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进行对比,探讨了桃花源的神秘性。同时多角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桃的意象。她表示,桃花源是中国诗人的乌托邦建构,桃文化也寄托着古代人们的美好愿景。正如古代诗人借助花卉意象表达自身情感一样,他们的思想跨越千年时光,通过诗歌展现在我们面前。

最后,徐敏与现场师生就相关文学话题进行了探讨并合影留恋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讲座不仅拓宽了自己赏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视野,丰富了文化积累,更让自己打开了新的解读中国古代诗歌的思路。




记者 叶裕康

编辑 丁炜刚 赵颖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

邮政编码:430064

电话:027-88426013

传真-88426013

鄂icp备1600181号-1